欢迎访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http://whhcqfy.sdcourt.gov.cn
威海日报:天平上追逐梦想--记环翠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李艳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11日 | ||
梦想是什么?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种不同的答案。对环翠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李艳来说,梦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播种的种子。 3年的法官生涯,李艳没有判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子,面对的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家事。经过她的调解、审判后,无论被告还是原告都信赖她、感激她、信服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当事人的纷争,让社会多一些和谐。”李艳说。 (小)“播种” 做足功课定纷争 在环翠区人民法院采访,说起李艳,她的同事无不称赞:“李艳肯吃苦,做事情很上心,任劳任怨,办案也迅速……” 今年31岁的李艳2011年8月通过山东省初任法官考试进入环翠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任民二庭审判员。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院办案能手,2013年在平安环翠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区政府授予嘉奖奖励。自工作以来,年个人审结案件均在200件以上,结案率达80%,其中2013年度结案率达89%,其中调撤案件141件,判决案件59件,上诉案件9件,上诉案件无一起改判和发回重审,所办案件真正实现了“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 然而成绩的背后是李艳辛勤的付出。“群众工作难做,民二庭的工作更加难做。”李艳深知这一道理,“在开庭之前,要做足庭前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开庭之后,要做足判前工作,抽丝剥茧找准矛盾的症结点,迅速启动调解机制,在调解无望后也要尽快判决。” 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职业并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的对照和应用,而是一种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职业。要做一名称职的法官,光有对审判工作的热情和干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法官熟悉法律,有大局观念,具备将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 “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对我来说是个永恒的课题。”李艳告诉记者。除了平日的自我加压充电之外,她还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庭审观摩、案件研讨等活动,同时注重虚心向同事学习,不仅学习他们对判决方面的把握,更注重学习他们对案件调解的技巧,通过嘴勤、手勤、脑勤,不断深化学习效果。为了将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结合,她还挤时间进行调研,多次撰写理论调研文章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论文研讨。 (小)“劳作” 心中常念百姓苦 “谁道黑面铁无私,法官也有柔情时。”民事案件类型复杂多样,而且大多数案件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很多案件因当事人的矛盾激化而不易调解,而且如果处理不好,还容易加深当事人的之间,甚至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矛盾。在调解案件过程中,李艳总是以一种“朋友”的方式与双方沟通交流,从法律的角度给双方分析可能发生的种种后果,同时又不失法官应有的威严,从而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2013年4月,李艳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在庭前她了解到一方当事人因癌症住院进行化疗,无法参加庭审。为了方便当事人诉讼,她决定到医院开庭。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双方当事人友好地达成了离婚协议,同时也对李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对老弱病残、生活困难者,李艳更是关爱有加。农忙时节,她经常让双方当事人协商开庭时间,甚至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对于不方便请假的当事人,她还会牺牲中午休息时间审理案件,方便当事人的同时也及时化解了矛盾。 去年12月,李艳接手一宗民事案件。温泉镇栾家店村的两位老大爷因为琐事发生了争执,宋某被邻居于某推倒,住院花费了不少医药费。接到案子,李艳首先给两位老人的子女打去电话了解情况。“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再加上路途遥远,来法庭一趟也不方便。”李艳告诉记者,于是自己就前往他们所在的村庄为他们调解。两位老人虽然是邻居,但是彼此脾气都很倔,不愿意见面。无奈之下,李艳只得跑完这家跑那家,挨个做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双方都有过错,最后于某当场就把医药费一次性支付给宋某。 (小)“收获” 打开心结化干戈 作为法官,要把当事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虽然他们文化水平大多比较低,但只要真心对待,他们还是能接受法官的意见的。”李艳如是说。 李艳记得,今年3月的一天,两位老人来到法庭向她哭诉,他们老两口的儿子由于赌博,在外欠款多达200万,他们一心想要帮着儿子把钱还上,好让儿子重新做人,于是就把家里的三套房子全部卖掉,即便如此还差30万。原告范某、丛某就把老两口告上了法庭。 “老两口每次来我这儿都向我哭诉,儿子跑了,儿媳妇离婚了,留下7岁的孙子还要他们抚养,现在唯一的收入就是每月不到五千元的养老金了。”李艳告诉记者,得知这些情况后,她开始反复给原告做工作,希望他们体谅一下老两口的处境。 “他们拿什么还钱,我们没法相信他们。”原告告诉李艳,他们和被告的儿子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经过这件事之后他们之间很难有信任。原告的决绝一时让李艳也无所适从,但没当想到老人单薄的身躯、凄凉的眼神,李艳都告诉自己一定要帮他们渡过难关。 “起码他们有还钱的诚意,如果你们相信我们法官是公正的人、尽责的人,你们就回去安心等待。”李艳对原告真诚地说。最终,在李艳的努力下,原告同意被告把欠款20年还清。得知此事,老两口握着李艳的手不停说着:感谢您,您真是个好人。 “现在讲求和谐社会,自然希望案子越来越少,民众的法律意识都很强,有时候他们起诉数额并不大,只是为了争一口气,希望找一个说理的地儿。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情理、法理上给他们做工作,解开疙瘩,解决积怨,否则下次再碰上这种情况还会发生纠纷。”李艳告诉记者。 毛主席曾赋诗云:“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如今,经过了一次次播种、劳作、收获,李艳追寻事业的执著脚步没有停下,她正在继续追寻心中永不 |
||
|
||
【关闭】 | ||
|
||
版权所有: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纪念路东首 电话:0631-5232541 邮编:264200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