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创新+用心 司法服务温暖民心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30日

  近年来,潍城法院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宗旨,以不断满足群众司法需求为导向,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放在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多措并举持续升级完善司法服务,走出了一条“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新路子。

  一次办好  司法关怀暖民心

  潍城法院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理念,坚持“让人民群众以最快的速度、最简便的方式办妥庭审外一切诉讼事宜”的原则,对原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设立立案、调解、综合、自助、便民、信访等服务区域,将过去分散的审判辅助性、事务性及部分诉讼和便民服务进行整合,尽可能前移到诉讼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现在的潍城法院,不仅硬件设施好了,各种服务也更加热情周到。很多业务只来一次,甚至不用来法院就能办理,既节约了成本,也拉进了法院和我们的距离。”作为从业十多年的“老律师”,王律师谈起潍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近几年的变化,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据了解,该院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硬件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把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费一点心、少等一分钟、少误一次工”作为工作目标,打造实体与网络、现场与远程相结合的立体化诉讼服务平台,推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取得初步成效。当事人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潍坊潍城法院”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都能轻松获取该院发布的20 种常用立案及司法服务清单。对需要补正提交材料的当事人、律师,该院严格落实一次告知制度,确保窗口诉讼业务一站式办理、一次办好。

  网上立案  便捷高效受称赞

  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潍城法院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持续在便民利民上出实招、求实效。去年6月以来,全面铺开网上立案,通过移动网络设施、微法院服务终端,实现从立案到执行的全流程在线流转和诉讼服务移动办理。

  2月25日上午八点半,张某从公司请假来到潍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待立案。一年前,他的好友李某某因为买房向他借了6万元,约定一年后还清。借款到期后张某多次催促李某某还款,李某某都以各种借口推脱,无奈之下,张某只好到法院起诉。

  “法官,十点我要见一个重要客户,麻烦您快点帮我办理。”看到神色匆忙的张某,立案法官连忙说道:“您的材料都没有问题,如果您赶时间,可以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自助录入案件信息。”在立案法官的指导下,张某关注了潍坊潍城法院公众号。“进入微信公众号选择诉讼服务-网上立案,扫描二维码识别‘山东微法院’小程序后,录入相关信息就可以了。后台收到材料、法官完成审核、立案成功等各个节点系统都会自动发送通知短信到您预留的手机号码。”

  下午3点,张某仅花了10分钟就将案件信息录入完毕。半个小时后,他预留的手机号码收到了法院发送的立案成功短信。

  “网上立案在我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去年以来,网上审批立案3474件,真正实现了当事人立案‘零跑腿’”。立案庭庭长谭俊光介绍道,“下步,我院将着力建设24小时法院、潍城微法院和掌上法院,打破时空限制,全天候、多方位满足群众诉讼服务需求”。

  诉前调解  春风化雨解纠纷

  “阿姨,祝您元宵节快乐……”2月19日,14岁的婷婷用妈妈的手机,给潍城法院家事审判庭王法官打电话。婷婷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怎么会认识法官,并且这么亲热呢?

  事情还得从一起纠纷说起。去年10月,单某(男)与庄某(女)因孩子抚养问题诉至法院。原来,2000年,单某与庄某在广州打工时相恋并同居。2003年,两人按照农村习俗举行婚礼,但未进行结婚登记。2004年底,庄某生育一女孩。两年后,单某与庄某因感情不和而分手,女孩一直跟随单某父母生活。后来,庄某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双方争议很大,闹到了法院。

  本以为,这可能会是一场“持久战”。令人意外的是,单某和庄某在法官的主持下,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达成了调解协议。他们没有在庄严的法庭上针锋相对,而是在温馨的调解室里,心平气和地“商量”后达成调解协议。

  纠纷的快速化解得益于潍城法院的诉前调解程序。对一些婚姻家事、小额债务、相邻关系等纠纷而言,权利义务关系相对明确,走正常的诉讼程序,耗时耗力,还可能升级矛盾,加大案件处理难度。如果当事人愿意通过诉前调解解决纠纷,最多只需跑两次法院,花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能结案,不仅减轻了自身诉累,降低诉讼成本,也给法院省去了大量的后续工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街2799号 电话:0536-8185092 邮编:2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