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山东蒙阴:210余名“穷担保”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18日

  “法院为咱困难老百姓着想,把冻结的银行账户给解开了,更是解开了我心里的‘结’,今后的生活又有了奔头。”日前,拿着刚刚从银行取出来的钱,山东省蒙阴县65岁的宋老汉既感慨又感动。

  三年前的一天,做水果生意的亲戚找到宋老汉,让他帮忙担保一笔30万元的贷款。宋老汉架不住亲戚的请求,就跟着去银行办理了担保手续。后来,亲戚的水果生意营收下滑,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按期偿还,2023年11月被银行起诉至法院。同时,银行将宋老汉等几名担保人列为了共同被告,要求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家住农村的宋老汉,和老伴的农村养老金加上各项惠农补贴,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足够日常生活开销。可自打成了被执行人,“一卡通”账号被法院冻结,宋老汉一家便失去了收入来源,一下子没了生活保障。

  当执行干警来到宋老汉家中开展执行工作时,看到宋老汉正在为老伴患病住院费用的事发愁。面对执行干警,宋老汉说现在连生活都成问题,借贷的亲戚又躲避执行联系不上,他想还款也是有心无力。

  宋老汉的情况引起了蒙阴县人民法院执行部门的注意,像宋老汉这种情况的被执行人还有多少?在执行工作中有没有兼顾到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怎么样?

  为此,蒙阴法院组织干警进行了深入摸排和走访调研,发现一些涉及家庭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这部分被执行人在以前有担保能力的情况下,因碍于情面或自身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成为亲戚朋友的借款担保人。当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被银行申请强制执行时,这些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人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执行人,其“一卡通”账户被冻结,生活受到影响。

  为此,蒙阴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联合相关银行,对银行所申请的强制执行案件逐一进行梳理,对因查封冻结措施导致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由其提出书面申请,所在村(居)委会出具证明,经查证属实,给予解除查封冻结,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待具备履行能力时再恢复执行。同时,为避免今后冻结账户涉及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补助金和农村养老保险金等重点人群,要求执行干警在采取冻结措施前,必须入户走访、逐案核查,确保精准冻结。

  自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蒙阴法院共为210余名“穷担保”解除了账户冻结。此外,还通过与县民政局、慈善总会等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救助机制,共为42名涉执行案件的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46万元。

  “法院有担当,为民办实事,让群众对善意文明执行可感可触,这种做法符合法治精神、契合民本思想,是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务实举措。”山东省人大代表、蒙阴县晏婴故里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庆花对蒙阴法院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街2799号 举报受理电话:0536-8185225 邮编:2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