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候”字惹的 “祸”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18日 | ||
“被执行人身份信息不相符,无法查询当事人财产信息”。 看着执行查控系统一遍遍出来的提示,大家心里充满了困惑。 “法官,我也找不到他人,也不知道有什么财产线索,这钱看来是执行不了了。”当事人无奈的说。 一“竖”之差 不见人 2019年,原告张某与被告“侯”某因租赁合同纠纷一案,经临清法院审理,判决被告侯某返还原告张某租金。判决生效后,被告侯某一直未履行义务。原告通过网络立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查控系统一直显示信息开头的一幕,原告张某也不能提供其他有效信息。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火眼金睛 辨真“候” 执行法官林忠良通过电话与“侯”某取得联系,但“侯”某却以该案与其无关为由,让其姐姐到法院协商处理。在林法官核验被告姐姐的身份证时,发现“侯”某姐姐的身份证上显示的姓名是“候”某某,一笔之差,谬之千里。原来申请执行人误把被执行人姓名“候某”写成了“侯某”。之后,执行法官依职权变更执行查控系统中的身份信息,成功对被执行人候某某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了冻结,被执行人候某得知后,主动到法院履行判决义务,返还了租金,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耐心细致 赢赞誉 2022年1月10日上午,张某特地来到临清法院为执行法官林忠良送上一面锦旗,并激动地说:“谢谢法官的耐心细致,原以为执行无望石沉大海,没想到租赁费全部执行到位!我非常感谢临清法院,感谢法官的辛勤付出。”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