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唐县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高唐县人民法院 http://lcgtfy.sdcourt.gov.cn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读后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0日 |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读后感
苏力教授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虽然成书于1998年,但书中的观点仍适用于今天这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苏力教授所著书籍语言精练,观点独到,出人意料又让人折服。 该书一共三编,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五篇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作者书中对现代传媒的详细剖析,对婚姻制度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让我感触很深。 一、现代传媒带给我们的思考 本书第一篇从戴安娜王妃之死说起。1977年8月30日倍受公众和传媒关注的戴安娜王妃魂断巴黎,一个星期后英国举行了据称是继丘吉尔后该世纪最隆重的葬礼。这个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将戴安娜之死归咎于传媒,以此为论点作者展开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分析现代传媒和大众生活及其隐私的关系。名人和名人周围的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的利用传媒的影响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但是,当你利用了传媒,那就意味着你不可能不被传媒利用;当你通过传媒说话,传媒也通过你增加了自己的影响,你不可能从传媒那里只获得利益而拒绝传媒曝光的不利。传媒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不断适应消费者的口味,正是传媒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甚至传媒和市场的结合,才有了现代社会对隐私、隐私权的保护,才有了相应制度对侵犯隐私权行为进行规制,当然,现代社会对隐私权的保护也恰恰反应了隐私权的稀缺。作者指出,戴安娜之死引出的对媒体的指责似乎更多是因为社会失去了一位他们喜爱的人物,而必须需要几只替罪羊。 我们处于一个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对各种信息获得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我们可以通过传媒来曝光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传媒来反应我们的心声,我们可以通过传媒进行各种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然而,我们更需要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心声,学会传播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传媒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制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婚姻自由制度的浅要分析 作者在该书中阐述了自己对婚姻制度的理解,作者首先引用了尼采的一句名言“没有任何制度可能建立在爱之上”。婚姻制度的建立从一开始可能就是为了规制和限制人的感情,即使是“婚姻自由”这条制度也不例外,正如婚姻法规定结婚自由,但是对结婚的条件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一个婚姻不满足这些条件,就是无效或者可撤销婚姻,并且在我国采纳的是一夫一妻制,这些正是制度规制人们行为的表现。婚姻自由包含离婚自由,但是,离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们的立法者不得不对这一自由进行更多更具体的限制,离婚背后的孩子抚养、财产分割、离婚协议甚至判决的执行等等都是潜在的社会问题。作者指出要真正的实现离婚自由,必须:一是社会要逐渐形成、建立一种养育孩子的制度,能够替代先前夫妻共同抚养孩子的功能,这可以是一种高度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可以是法院体系的判决执行;二是要公平界定和分割离婚双方在婚姻中的投入和积累起来的预期利益,并且能够实际有效的保障这种利益,而不仅仅是禁止离婚或者对第三者进行惩罚。 工作中接触的离婚案件很多,离婚案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感情的问题正如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只能通过当事人的诉辩来判断他们是否达到离婚的标准,本着调解和好的原则开展工作,以维持婚姻的稳定性,维持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判决准予离婚的,如涉及到孩子的抚养、财产的分割问题,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案件的执行情况应该是衡量案件审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法院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其他 作者在这本书中还阐述了无罪推定原则,通过马伯利诉麦迪逊案引出了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这些制度都非常的切合实际,作者文笔简单易懂却包含道理,分析的非常到位。制度的发生、形成和确立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在无数人的历史活动中形成,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的变迁,适应着社会的大潮流,一定制度的形成反应了相应的时代特征。 (韩寨法庭 卞莹) |
||
|
||
【关闭】 | ||
|
||
|
||
地址:聊城市高唐县政通路1号 电话:06353902613 邮编:252800
版权所有:高唐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