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法院一年多,作为一名法警,我的日常围绕着安检、提押、开庭、值班等事务展开。这些工作看似机械,却承载着司法尊严与安全的重任。而在“书香法院”的氛围熏陶下,我逐渐发现,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精神的灯塔,指引我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一、安检口与《法治的细节》:程序正义的守护者
每当我手持金属探测仪站在法院安检口时,我总会想起罗翔在《法治的细节》中的那句话:“法治的光芒,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安检是司法程序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公众对法律的第一印象。书中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让我明白,即便是最基础的安检流程,也关乎司法公信力的根基。我曾遇到一位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拒绝配合检查,但当我耐心解释安检的法律意义后,他最终平静接受。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法警不仅是秩序的维护者,更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者。
二、提押途中与《人民法院英模事迹选编》:司法温度的传递者
提押被告人的路上,我常想起《人民法院英模事迹选编》中的“背篼法官”郭兴利。他背着国徽翻山越岭,只为让偏远山区的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而我,虽无需跋山涉水,但每一次提押都关乎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书中一位老法官的话让我铭记:“司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有一次,一名年迈的被告人行动不便,我主动搀扶他上下车,他低声说:“谢谢你,小伙子。”这简单的三个字,让我意识到,法警的职责不仅是押解,更是人性化司法的践行者。
三、庭审执勤与《长安的荔枝》:权力与责任的辩证
在法庭上维持秩序时,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偶尔浮现在脑海。书中那个为贵妃运送荔枝的小吏,在权力体系中挣扎求存,让我反思司法系统中的个体责任。法庭是正义的殿堂,而法警的职责就是确保这片圣地不受干扰。我曾目睹一名律师因情绪激动而拍桌咆哮,在劝阻时,我引用书中“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的启示,最终让他冷静下来。这本书让我明白,司法工作者的每一个微小举动,都可能影响当事人对公平正义的感知。
四、值班时光与《平凡的世界》:平凡岗位的不凡坚守
值班室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孙少平在煤矿的坚守,与我每日重复的工作何其相似。书中写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句话让我明白,司法警察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守护的是整个司法体系的正常运转。每一个认真检查的证件,每一次规范的押解流程,都是对法治的坚守。
五、书香浸润与《活着》:在执法中看见人生
余华的《活着》让我在执法过程中多了一份人文关怀。那些被告人眼中的惶恐、绝望或麻木,都能在书中找到注解。记得有位经济犯在押解车上问我:“警官,你看过《活着》吗?我现在才懂福贵……”这句话让我意识到,法律惩戒的最终目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人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作为法警,我们既要严格执法,也要给予改过自新的希望。
从安检口到审判庭,从提押途到值班室,书香始终伴随着我的警徽。每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让我在重复的工作中看见更深层的意义;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盏明灯,指引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法治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司法警察,我将继续在书香中汲取力量,在工作中践行使命,让法治的光芒通过我们的双手,温暖每一个需要正义的人。
版权所有:东营市垦利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振兴路83号 电话0546-2521279 邮编:257500